God

2021年3月26日 星期五

ORID焦點討論法

參考資料

如何用 ORID 提問框架,記錄心得、回顧發現、內化學習

在學習循環裡,最重要的環節是 reflection。「回顧」是動作的本身, 而「發現」才是目標。


刻意在教育範疇裡強調「反思」這個環節的,推測應該是源起於約翰.杜威 (John Dewey)。他強調教育/學習的根本來自於「經驗」。人所擁有的認知、感覺、觀念都有其經驗的起源,杜威據此提出了「做中學 (learning by doing)」的主張,而杜威認為在行動之後的思考,是一種特殊的、比一般胡思亂想更優質的「反思式思考 (reflective thinking)」,在反思式思維裡,你會針對行動過程中的某個問題,反覆辨證,並且為了持續探究,而又導出了下一步行動目標,因此讓行動與結果不斷地循環推進。


思維框架:ORID

ORID 是個在國際上被廣泛使用的焦點式提問法,透過四個層次的提問,能夠幫助使用者更結構性地思考與回應問題。以下為ORID的四層提問:


OBJECTIVE:(客觀、事實)具體的事實,做了哪些事情、看到與觀察哪些事情

REFLECTIVE:(感受與反應),在當下直接的感受、反應與印象深刻的地方

INTERPRETIVE:(意義、價值、經驗)事後詮釋與分析,試著解釋與分析事實與自己的感受

DECISIONAL:(決定、行動)訂定目標與下一步,找出下一步可應用、執行與改善的地方


關注你的轉變(A—>B)

「學習」的目的就是讓自己成長,知道原本不知道的事,做到原本不會做的事,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任何成長,只要有 A → B 的結構,都值得我們慶祝。

從「學習如何學習」的角度,你其實需要刻意去研究新態度、新觀念、新行為到底是怎麼在你自己身上發芽的。

只有自己親自掌握自己的學習模式,你的學習成效才會迎來飛躍式的進展。

建議大家要養成在「狀態好的時候做 reflection」的習慣,如果你今天完成了一個挑戰很有成效感,或者你今天忽然有個澎湃覺得自己堅持好久好偉大,或者你今天得到了一個稱讚覺得飄飄然,這是你做 reflection 的最佳時機,這個時候最容易抓到 A → B 結構。


用ORID焦點討論法與新聞對話

ORID還可以運用在班級經營,當學生犯錯時,請學生說出犯錯的經過是O,覺察帶給別人和自己的傷害是R,從中學到的教訓是I,如何改正錯誤的行為就是D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歡迎您進入music together 音樂講堂,這是yuco不定期發表與課程相關報導的地方,感謝您的留言,讓music together 音樂講堂更進步!